WORK SUMMARY
终于来了!港交所上市制度再改革,这次剑指创业板
酝酿已久的香港创业板改革方案终于来了!
9月26日,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就GEM(创业板)上市改革咨询市场意见,时间为期六周,将于2023年11月6日结束。
提出的建议包括实施新的“简化转板机制“让合资格的创业板发行人转往主板上市,为高增长的企业增设新的资格测试以及取消季度汇报规定。
港交所行政总裁欧冠升表示:“在股票市场上市是中小企业为了业务发展、持续创新及创造价值而进行融资的其中一种途径。香港交易所致力为区内中小企业提供有利环境、助力他们蓬勃发展,为香港及整个社会的长期繁荣作出贡献。欢迎市场人士就咨询文件提供意见。”
PART01
港交所创业板改革
PART02
建立蓬勃的小型股市场生态
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称,现在是时候重新整备部署,聚焦于吸纳优质的小型股公司,推动相关板块可持续增长。
然而,在思考这个目标时,不妨先审视过去十年间市场力量如何带动改变。比如《上市规则》新增的数个章节乃专为具有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创新公司和生物科技公司的上市而设,及至近期更涵盖特专科技公司,令股市增添更多增长潜力强大的新经济股。目前,新经济公司占港股的总市值逾三分之一,及占总成交额超过40%,而5年前则只占不足20%。香港亦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中心。
显然,目前正有需要改善香港市场的小型股质素,以重燃机构及散户投资者的兴趣。鉴于近年发生的事件及当前的宏观环境,这项工作可谓任重道远,但香港股市如要继续为中小企发挥集资功能,便必须进行改革,恢复投资者信心,并重拾为优质增长企业建立初级市场板块的初衷。
梁凤仪认为,不论对创业板采取任何改革举措,应配合发展蓬勃的小型股生态系统的愿景和路线图,借此支持小型股在创业板以至主板市场的流动性。另外,也必须先解决投资者需求和流动性的问题,因为在投资者欠缺兴趣并进而导致股票流动性偏低的情况下,即使有更多公司加入,亦不大可能提升香港的上市市场。
包括买方和卖方在内的市场参与者在这方面均担当重要角色。要汇聚大量优质发行人,继而重燃投资者对小型股的需求,中介人尤其是保荐人和包销商应为质量把关,在尽职审查中运用其专业知识来协助筛除有问题的公司。
有优质公司和可观投资机遇的市场,自然就是投资者所到之处,尤其是寻求为管理基金或客户提供卓越投资回报的投资经理。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将有助提升流动性及估值,继而吸引更多优质发行人来港上市。机构投资者亦可在中小企业的首次公开发售前及上市后提供资金,以支持这些企业的增长。此外,目前证券分析师对小型股的研究可谓寥寥无几,而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将推动研究该板块的需求,从而有助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及效益。
作者:罗曼 来源:证券时报(ID:wwws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