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 SUMMARY
8.8%!央行最新发布!“反内卷”见效影响信贷
8.8%!央行最新发布!“反内卷”见效影响信贷
8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5年7月金融数据显示,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3.99万亿元,同比多增5.12万亿元;前7个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为12.87万亿元。
从总量看,截至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9%,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8.8%,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7月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9%,还原化债因素影响后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接近8%,继续体现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
值得注意的是,7月狭义货币供应量(M1)与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之差为3.2%,较去年9月高点显著收窄,体现出当前资金活化程度提升、循环效率提高,各项稳市场稳预期政策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
保持较快发行节奏的政府债券持续支撑社会融资规模,近期两项贷款贴息政策的实施也将刺激信贷需求。业内专家向证券时报记者指出,长远来看,财政政策持续发力,充分发挥财政乘数效应拉动总需求,进而撬动增量信贷需求,促进财政、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一石多鸟”效应正加快显现。
PART01
化债、化险、“反内卷”致信贷数据波动
PART02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从信贷结构看,7月科技、绿色、普惠、养老产业和数字经济产业贷款增速均明显高于同期全部贷款增速,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的贷款增量占比不断上升。
截至7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5.05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4.79万亿元,同比增长8.5%,以上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盛松成指出,信贷结构的优化表明当前促消费、强科技的政策组合拳效果较好,制造业开展长期投资的意愿明显增强。
利率是资金供求关系的价格信号,利率低位下行反映信贷供给相对充裕。过去一个月,我国利率水平继续低位运行,7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约3.2%,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3.1%,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约45个和30个基点。
经过2018年以来多次降息,贷款利率已经处于较低的水平,今年以来又进一步有所下行。有中小制造业企业向记者反映,过去贷款利率最高达到6.5%,现在只有过去的一半。
PART03
政府债净融资延续高增
在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配合发力下,纳入政府债券的社会融资规模已成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先导指标。数据显示,前7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3.9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12万亿元,其中,政府债券累计净融资同比多增达4.32万亿元。
过去一个月,全国发行新增专项债券超6100亿元,月发行规模创年内新高,带动政府债券整体发行提速。鉴于7月30日召开的央行政治局会议要求“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市场机构普遍预计7至8月将是下半年政府债净融资高点。中信证券研报预计,在上年低基数叠加政策指引下,三季度政府债券继续提速发力,社融增速中来自政府债券的驱动作用或进一步强化。
近年来,债券融资增速整体快于信贷融资,以政府债券与企业债券为主的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中的比重逐步上升。盛松成指出,我国直接融资市场快速发展,企业债券融资渠道更为通畅,也更好与经济转型相适配。
一直以来,我国金融体系以间接融资为主导,企业融资更多依赖银行信贷。“直接融资占比提升有利于更好满足企业多元化的融资需求。”业内专家对记者表示,随着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完善,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行业特点的企业提供了更多融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