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突发!放宽对华关税?拜登正在作决定!桥水450亿做空欧洲!基辅爆炸,防空系统启动!本周各国央行将作何表态?
为了遏制持续飙升的通货膨胀率,拜登政府可谓绞尽脑汁。
昨日,媒体消息称,白宫高级官员们正考虑限制美国出口燃油,一度引发了全球能源市场的紧张。当地时间周六,美国总统拜登在接受美联社记者采访时暗示,他即将就是否放宽对华关税一事作出决定。“我正在作决定。”拜登当天在特拉华州海滨别墅附近骑完自行车后对记者表示。目前,拜登政府正在研究取消前总统特朗普实施的部分对华商品加征的关税。白宫国家安全和经济助理们正在完成对美国关税政策的审查,并向总统提出建议。
02
罕见!450亿做空欧洲,桥水成欧股最大空头
根据空头头寸跟踪网站Breakout Point 统计,日前,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披露了其持有的欧洲公司净空头头寸。截至6月13日或6月14日(不同市场披露周期略有差别),按照上周三收盘价统计,这些净空头头寸约折合52亿欧元。据路透援引Breakout POINT最新数据,最新的净空头头寸已可折合67亿美元,约折合450亿元人民币,涉及21家公司。
实际上,这并非桥水第一次做空欧洲,在历史上曾发起过类似规模的做空。第一次是在2018年第一季度,桥水曾广泛做空众多欧盟公司,规模一度逼近220亿美元。第二次是在2020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在欧美暴发期间,桥水曾做空了包括ASML在内的诸多欧洲知名公司,空头头寸总计达140亿美元。
日前,欧洲央行正式宣布将结束多年来的超宽松货币政策。据了解,欧元区内部金融状况分化严重,通胀高企。与此同时,欧元“跌跌不休”,不少机构发出预警:欧元区崩溃风险加剧。欧洲央行发表鹰派言论后,欧洲债市价格不断下跌,收益率进一步刷新多年高位。投资者纷纷抛售南欧等边缘国政府债券,尤其是债台高筑的意大利。
03
俄乌局势最新进展
1.乌媒:基辅传出爆炸声 防空系统已启动
据乌克兰独立通讯社报道,当地时间19日早晨,乌克兰首都基辅传出爆炸声。有消息称乌军防空系统已经启动。
此外,乌克兰多地也陆续拉响了防空警报。
2.乌克兰一油库遭导弹袭击 引发大火
当地时间6月18日,乌克兰第聂伯罗军政管理局负责人表示,三枚俄罗斯发射的导弹击中了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一座油库,导致油库发生大火。
截至目前,袭击已造成11人受伤,其中一人伤势严重,救援人员正在进行灭火工作。
3.俄媒:顿涅茨克中部传出巨大爆炸声和炮火声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9日消息,该媒体记者表示,顿涅茨克地区中部传来巨大的爆炸声和炮火声。
4.北顿涅茨克的部分乌克兰武装人员投降
据俄新社报道,当地时间19日,卢甘斯克武装称,北顿涅茨克的部分乌克兰武装人员已经投降。此外,北顿涅茨克市阿佐特化工厂内的乌克兰武装人员已经释放出了继续谈判的信号。
5.泽连斯基:不会将乌克兰南部地区拱手让人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9日发表视频讲话说,他18日视察了尼古拉耶夫州和敖德萨州前线并听取两个州军政官员的报告。他说,乌克兰不会将南部地区拱手让人,乌克兰将拿回属于乌克兰的一切,黑海将会是安全的。
04
政策加速收紧+经济衰退担忧,本周各国央行将作何表态?
在疫情冲击、地缘政治以及逆全球化等因素综合影响下,能源危机、粮食危机和供应链危机继续困扰全球经济,高通胀短期难以出现实质性好转,市场预计,美欧等央行货币政策加速收紧抑制通胀将会持续。
“当前,美欧等央行加速加息是宏观经济主旋律,从需求端抑制通胀,但也将对经济产生较大的冲击。近期零售销售、工业生产、新屋开工等美国宏观经济数据走弱亦说明经济弱势难免,美国经济衰退担忧加剧,即便是没有陷入经济衰退,经济超预期回落可能性大增。欧洲因为俄乌冲突和英国脱欧新危机、能源与供应链危机,叠加内生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等因素影响,经济下行亦难免。故政策加速收紧与经济衰退担忧,困扰着全球金融和商品市场。”方正中期期货宏观分析师史家亮说。
本周,美欧等央行官员将会继续就本国货币政策调整发表讲话。在史家亮看来,各央行整体将会以继续强调加速收紧货币政策为主,应对高通胀是核心目的。
美联储方面,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克利夫兰联储主席梅斯特、里奇蒙德联储主席巴尔金、2023年FOMC票委哈克以及芝加哥联储主席埃文斯等美联储官员本周将会陆续就货币政策观点发表讲话;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亦将会在国会两院就半年度货币政策报告作证词陈述。史家亮预计,美联储官员将会重申高通胀的担忧,强调6月加息75个基点的必要性,并且表明支持未来继续加速加息的观点。
“对于美联储货币政策,关注焦点依然是通胀及通胀预期,美联储政策收紧对通胀抑制作用或不及预期,2022年剩余时间或累计加息175个基点。剩余的四次会议,可能的路径是50个基点—50个基点—50个基点—25个基点,或者75个基点—50个基点—25个基点—25个基点;路径的选择则会根据通胀和通胀预期的表现进行调整。美联储将会继续前置加息幅度,预计后者实现的可能性更大。”史家亮表示。
欧洲央行方面,以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为主的欧洲央行官员亦陆续发表货币政策调整的观点与建议,强调应对高通胀的必要性。史家亮认为,就欧洲而言,能源危机、粮食危机以及供应链危机继续困扰着经济,不排除出现债务危机的可能。而高通胀下,欧洲央行加速加息亦是必要。基于欧洲通胀表现及预期、欧央行官员的政策观点,以及欧洲央行行长的表态,欧洲央行7月开启加息周期确定性强,2022年加息四次(累计125个基点)的可能性大,关注焦点则是9月加息幅度,不排除欧洲央行9月加息50个基点的可能。
日本央行方面,日本央行6月议息会议继续坚持超宽松货币政策不变,重申为将长期利率控制在既定目标范围,央行将在每个交易日实施固定利率无限量购债操作。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表示,为了支持日本经济持续复苏,央行将继续坚持2%通胀目标,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并密切关注国内外因素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如有必要将毫不犹豫推出进一步的宽松措施。日本央行将会继续维持宽松政策不变,增加出口以刺激经济进一步复苏。
“美联储积极收紧货币政策,与日本央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导致日元持续走弱。日元弱势态势仍未发生趋势性转变,仍有较大贬值的空间。”史家亮表示。
目前,经济衰退担忧主导市场,大类资产价格出现大幅调整。
“一方面,能源危机、粮食危机和供应链危机继续困扰全球经济,生产生活成本不断增加,冲击经济。另一方面,美联储加速收紧货币政策,从需求端抑制通胀,但是亦对经济产生较大的冲击,美国经济衰退担忧加剧。”史家亮说。
史家亮认为,美联储加息落地后,其直接影响短期在淡化,因为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走势都偏弱,故暂时不是造成美股和大宗商品在联储加息落地后表现弱势的核心因素,当然美联储加息落地前的加速加息预期导致了美股和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现在市场在担心经济衰退问题,无论宏观经济数据表现还是货币政策转向冲击,以及供给端的冲击,经济衰退担忧仍在升温,因此也成为当前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波动的核心逻辑。
“基于此,大宗商品本轮牛市或已接近尾声,风险类资产仍有较大的回落空间,具有避险属性的资产如贵金属,配置价值依然较高。”史家亮说。
05
一则消息让欧美天然气价格走势分化
近期,全球天然气市场因为一则突发事件再度引发市场关注。6月8日,美国得州墨西哥湾自由港(Free port)的大型LNG工厂发生爆炸,对美国本土及欧洲天然气市场形成冲击。随后,美国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公司自由港天然气公司对外宣称,对于上述突发的爆炸,计划在90天内完成部分设施重启,大约要到2022年年底才能进行天然气的出口工作。
这一突发事件导致欧美天然气价格走势出现分化,美国天然气价格创半年以来最大单周跌幅,与此同时,欧洲天然气价格飙升。
中原期货分析师邵亚男介绍,一方面,自由港接收约20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大致相当于美国48个州产量的2.5%,体量可观;另一方面,2022年以来自由港LNG出口量的73%发往欧洲,对国际市场影响显著。
“自由港是美国七个液化天然气出口终端之一,其天然气出口量约占美国液化天然气总出口能力的16%。自由港LNG出口受阻将影响美国天然气的出口能力,美国本土将增加额外420亿—600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供应;而俄乌冲突之后,欧洲对于美国天然气供应的依赖度大幅提升,今年以来美国超一半的LNG出口量目的地为欧洲,自由港LNG出口受阻也将导致本就紧张的欧洲天然气供应局面进一步加剧。”光大期货分析师杜冰沁说。
此外,上周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表示由于技术原因,通过“北溪”天然气管道运输的天然气量将下降近40%,杜冰沁表示,这将给欧洲天然气市场带来额外的压力。据了解,“北溪-1”管道从俄罗斯维堡经由波罗的海海底通往德国,是俄罗斯向德国供应天然气的主要管道。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14日说,削减“北溪-1”管道输气量是由于德国西门子公司未能按时送回修理的气体压缩机部件,影响到管道运行。目前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位于维堡的压缩站“仅三个压缩机组正常运行”。市场担心,倘若俄罗斯不迅速恢复天然气供应,欧洲将难以在冬季之前储存足够的天然气。
邵亚男表示,自由港爆炸事故的发生,造成欧洲天然气供应缺口扩大,叠加俄乌冲突对天然气市场的常态化影响,欧洲LNG价格再次飙升。对美国本土来说,得州自由港出口终端关闭导致其天然气转入国内库存,自由港维修时间的延长将增加美国国内天然气供应,供给陡增导致美国天然气期货在上周录得自去年12月以来最大单周跌幅,欧美天然气价差因之走扩。
那么,美联储的激进加息政策会冲击天然气价格吗?邵亚男认为,作为某种程度上美元定价的大宗商品,天然气价格走势难免受到美联储激进加息政策的扰动,但鉴于天然气市场长期处于供需紧张格局,在货币政策影响和产业供需的博弈中,后者的权重更大,因此天然气中长期需求及价格大幅回落的概率不大。
“在货币政策收紧、美国加速经济软着陆的背景下,中期看,包括原油、天然气在内的上游大宗商品价格会面临一定压力,经济前景黯淡和当前高企的能源价格都会拖累全球油气需求。不过,从短期看,全球尤其是欧洲天然气供不应求的格局暂未得到明显改变。”杜冰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