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股赚钱效应有所增强,中签者的盈利空间有所扩大。
就在6月8日,有新股上市首日盘中最大浮盈超过7万元,刷新年内新股首日盘中最高浮盈纪录。
当天,新股昱能科技(688348.SH)上市首日盘中一度达到311元,若按照此价格计算,中一签昱能科技浮盈达到7.4万元。招股资料显示,昱能科技专注于光伏发电新能源领域,主要从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中组件级电力电子设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微型逆变器、智控关断器、能量通信及监控分析系统等。昱能科技预计2022年上半年经营状况良好,经营业绩预计较上年同期实现增长。2022年上半年公司预计营业收入约为4.90亿元至5.3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81%至96%;预计净利润约为1.15亿元至1.2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6%至243%。
6月8日,另一只新股华海清科(688120.SH)首日最高浮盈也超过了5万元。当天华海清科上市首日盘中股价一度高至246.6元,若按照首日盘中最高价格计算,中一签华海清科浮盈达到5.5万元。
自去年四季度以来,“新股不败”的神话破灭,这种变化的背景是制度的变革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
去年四季度,新股新的询价制度改革落地,新股定价趋向市场化,新股定价估值的高低变得起伏不定,随之而来的现象是新股破发开始出现,
今年初至今年4月份,新股破发大量涌现,据记者统计,这期间上市的120余只新股中,上市首日盘中就破发新股超过了40只,占比约1/3,堪称近年新一波新股破发潮,这里面发行估值较高的新股和科创板新股占了较大比例。
在新股大量破发后,投资者的打新积极性下降,持续数年高烧不退的打新大军人数开始下降。
与此同时,一些公司的发行估值也似乎出现自我调节迹象,发行市盈率低于行业市盈率的新股不时出现,接下来便迎来了新股二级市场行情的又一波小高潮。
据统计,今年5月以来上市的新股中,除了几只北交所股票外,无一在上市首日破发。
总的来看,目前新股一级市场更为市场化,这使得进入二级市场后新股的表现存在更大不确定定性,投资者不再能够不加区分地“无脑“打新,而需要加以根据公司基本面、发行估值、市场环境等多方面情况进行抉择,细心判断其中可能的机会和风险。